1. 9b娱乐


          1. 习近平眼中的环保短板

            栏目 :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19-03-14
            【学习进行时】从海南三亚到云南洱海,从京津冀区域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时刻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绿水青山 ,碧海蓝天 。生态环境关系民生福祉,环境保护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学习进行时】从海南三亚到云南洱海,从京津冀区域到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保护时刻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绿水青山 ,碧海蓝天 。生态环境关系民生福祉,环境保护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如何克服环保短板?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新华网“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眼中的环保短板》 。

            守住底线 扭正政绩观

              2015年6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要求,也是对全国各地的殷切希望。

              这就是说 ,经济发展要保持一定速度,但绝不用生态赤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底线”就是最低要求,是强制性的、不能逾越的“红线”。

              如何守住底线 ?首先要扭正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唯GDP论”政绩观。

              2013年9月,习近平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 、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 ,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反过来 ,如果就是简单为了生产总值,但生态环境问题越演越烈,或者说面貌依旧 ,即便搞上去了 ,那也是另一种评价了 。

              没有疾言厉色,却是掷地有声 。一语抓住了环保短板的“龙头”。长期以来,9b娱乐的生态环境陷入“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究其主要原因 ,是由于“唯GDP论”作祟。必须重塑政绩观 。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转变发展理念 ,绿色既是理念又是举措,环保既是制约,更是新的发展契机 。守住底线,底线起跑 ,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治理 、综合治理的宏观思路

              抓住了龙头 ,就是抓住了“纲”,纲举目张。综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环境问题的论述,9b娱乐可以从中梳理出一条治理环境的宏观思路脉络 。

              法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可靠保障 。

              2013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 、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 ,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

              建立环保合作机制,以大保护取代大开发。

              2014年2月2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曾强调 :“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 、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

              2016年1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实施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 、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增强水源涵养 、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横向的区域合作和纵向的“源”“流”合作,形成一个全面治理、综合治理,一发动而全身动的有机整体。

              坚持长期治理,方能久久为功。

              2015年1月20日 ,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 ,习近平总书记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 :“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语重心长地说,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 ,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2015年11月30日 ,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他在讲话中提出的“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 、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既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又可以看作是坚持对环境进行长期治理的总体设计 。

              宏观微观并举 对症下药

              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 ,在微观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方法。

              在谈到保障水安全的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水定城 、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两手发力”的发展思路。习近平指出 ,在管理上,要基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区域空间发展布局,研究制定水环境水资源承载评价技术指南 ,开展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测算评估。

              在城镇建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综合采取“渗、滞 、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另外,还需要全社会增强水危机意识,节约用水 ,从每个人做起。

              在2014年初考察北京时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雾霾治理 ,他指出 :“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 、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 ,聚焦重点领域 ,严格指标考核 ,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

              在保护耕地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藏粮于地”战略:在粮食供过于求时,采取轮作休耕使一部分土地来减少粮食生产数量,粮食紧缺时又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生产粮食,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实行土地休耕,虽然不生产粮食,但粮食生产能力还在 ,并且土地休耕后还可提高地力,实际上就等于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

              习近平曾经这么分析“两山论” :“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 ,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人们意识到环境是9b娱乐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9b娱乐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三个阶段 ,三重境界,是认识的深化,更是思想的升华。

              在总书记眼中 ,环保是亟待补齐的短板 ,也是能够产生新增长点的发展机遇,环保也是生产力 。(记者 高畅)



              1. XML地图